界首市职普融通试点班政策解答
1.什么是“职普融通试点班”?
2.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界首市自今年开始开展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试点工作。由阜阳科技工程学校和界首一中、界首中学结对组合为“试点共同体”,综合利用双方学校课程及师资等资源优势,学制三年,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相通的教育方式,探索合作共建、职普融通、多元选择、发展特长、个性成长的育人机制。
3.“职普融通试点班”普职如何转换?
高二上学期开学前,“试点共同体”引导试点班学生根据学业成绩、学习兴趣合理选择转段去向,可申请继续在试点班就读,也可申请转入试点中职学校其他专业学习;符合高中入学年度该校初中起点“3+2”五年制高职录取条件、并经合作高职院校同意的,也可申请转入该试点中职学校初中起点“3+2”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就读。试点班学生也可在高二上学期结束前申请转至中职专业就读。
4.“职普融通试点班”如何招生?
试点班招生纳入界首市普通高中统一管理,招生范围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2025年招生计划200人,经省教育厅备案后随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一并下达,不得超计划录取。
5.“职普融通试点班”课程如何开设?
“职普融通班试点共同体”整合普通高中课程和中职课程资源,开发科学技术类、文化艺术类、职业技能类、综合实践类等拓展课程,帮助学生在接受文化基础教育的同时至少掌握一项专业基础技能。试点班原则上以开设普通高中课程为主,同时结合实际辅以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并在第一学年积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职普课程融合与学分互认。
6.“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籍与资助管理如何?
试点班学生入学后,统一注册为试点中职学校的普通高中学籍,由试点中职学校执行普通高中学杂费缴纳标准及相应资助政策。后期选择接受中职教育的,转为中职学籍并注销普通高中学籍,执行中职学费缴纳标准及相应资助政策。试点班严格执行“人籍一致、籍随人走”原则,严禁空挂学籍,严禁重复注册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籍。
7.“职普融通试点班”毕业管理如何?
试点班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且考试(考核)合格,达到毕业学分最低要求(144 分),并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由试点中职学校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转为中职学籍的学生,中职学校承认其在试点班所学相应课程、成绩及学分,补修完中职学校规定的其他课程且成绩合格,达到中职学生毕业标准,发给中职学校毕业证书。
8.“职普融通试点班”升学管理如何?
试点班允许学生参加相应级别的技能竞赛并在转入中职后享受相关升学鼓励政策。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试点班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或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由试点班转至中职专业就读的学生,可继续参加应用型本科对口招生、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普通高考或由学校推荐就业。转入试点中职学校相关“3+2”专业就读的学生,与该专业原“3+2”学生执行同等升学政策。
9.“职普融通试点班”办学地点在什么地方?
界首市职普融通试点班的办学地点设在阜阳科技工程学校职教园校区。联合试点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共同负责约定的文化课教学并有序推进选课走班。